赵舒燕2019个展前沿
来源:http://www.weshineartspace.com/page193 | 作者:赵舒燕 | 发布时间: 2022-03-23 | 147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是我16年写的诗句,个展来临,拿出来将它修改工整,以这诗中的黑池塘来对我的绘画略谈一二。从开始选择绘画这个专业开始,无意识中已经有一种觉悟,黑池塘——便是我选择的绘画之路。而近些年开始,这种无意识逐渐转化成意志,即持久而弥坚的选择,也带着小小的期望,我为此感到雀跃。

我将生灵化作筹码

投入不见回声的黑池塘

容纳宇宙

漆黑一片

运命之手推送我

赠予层层荆棘


黑池塘

苦涩

甘蜜

炙热

严寒

残忍

迷人


百年之后

途经池塘路人

偶见蔷薇盛开

聆得水中回声。


2016写   2019改


这是我16年写的诗句,个展来临,拿出来将它修改工整,以这诗中的黑池塘来对我的绘画略谈一二。从开始选择绘画这个专业开始,无意识中已经有一种觉悟,黑池塘——便是我选择的绘画之路。而近些年开始,这种无意识逐渐转化成意志,即持久而弥坚的选择,也带着小小的期望,我为此感到雀跃。

与此同时,我意识到绘画残忍而迷人的几点:其一、绘画之艰难,难于绘画之艺术高度,也难于绘画者;其二、绘画之有限。相比其他媒介的艺术方式,在媒体时代信息时代它显得吃力并不讨巧。但回望历史,正是这种有限之中探寻一种无限,成为贯穿自己生命的力量,是迷人的;其三、绘画之诚实,画者所要传达出的东西——欲望、情感,即便伪装也会无处遁形。它真实地通过画面传达出画者的情感、精神、修养;其四、绘画者是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精神的。用杉本博司的话来说“所谓艺术,其实就是技术。是将肉眼不可见的精神物质化的技术”。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是并不矛盾的,它淘汰了一大批可以用科技替代的肤浅作品。 

   这些觉悟与思考伴随了我这几年的绘画,我想也将继续思考下去。从11年开始的《症》系列,14年起的《呼吸者肖像》系列,我一直围绕着人物肖像,和无意义的《白色物》进行关联的创作,同时偶有实验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从绘画角度讲肖像在照相术发展后期逐渐丧失它的普遍功能性,不再是保留活着的人的样貌或者是他们所期待的样貌,我想在这里绘画史和科学史经济史等一样,在人类近代发展中剧变。所以,我又为何执迷于绘画这些无名或者名人的肖像呢?首先,人物肖像是非常让我着迷的主题,就好像“大海”与“太阳”这样的意象,每个人都有他们所理解感受的“大海”与“太阳”,它们被无数语言去描述或者描绘,书写或绘画下人们内心的“大海”与“太阳”。《呼吸者肖像》题目的由来就是一种对人的思考,呼吸者——是每一个活着的人,也是存在过的人。持续肖像的绘画出于我想绘画出人的样貌。其次,传统艺术中美感深深地吸引我。肖像画中的美感来源传统艺术的美感,这里的传统艺术,除了西方美术史中的经典,比如古埃及的墓室壁画、浮雕线条;亚述文明中的浮雕造型;中国历史中如唐宋壁画线条及绘画的幽境;日本文化中延续欧亚大陆发展的独特文化和审美趣味。在此,脑中可以构想出在连结的陆地板块上,随着历史车轮流转,文明的高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在日本文化中的能剧有一种角色,叫直面,指用演员的脸去表演剧中的角色。我觉得这非常有趣,大部分人不也是在扮演自己这个角色吗?所以,在展览中有几张小画,围绕着“直面”的意义进行创作,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画引发对自己这个角色的思考。

    最后依旧想说艺术表达用精神而非口舌,它并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它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或者可能什么也没有,这取决于个人的一种判断和选择,与当下很多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不在同一道路上。用这句话作为结语也让自己持续保持警醒。


赵舒燕 

2019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