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伟与我是05年同时入校的校友,也是宿舍的邻居。由于距离较近,说话也投机,没过多久便成了好朋友。丛伟的画我是经常去看的,特别是素描,很细致,能琢磨。记得那时候问过丛伟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版画而不是油画?丛伟的回答是:油画我可以自己画自己学,但版画的一些技艺,一些手艺上的东西我是要去学的。研究生丛伟比我晚进校一年,有天去西研楼宿舍看这个老朋友,他在做一件让我很佩服也很诧异的事情--雕钮。便是在一块小小的青田石上圆雕狮子。我问丛伟:这个你会吗?丛伟的回答很简单:试着雕雕不就会了吗,不就是手艺吗?最后的结果也让我很吃惊,因为那个石狮子比我在外面见过的都要好,姿势很调皮,栩栩有生气。
说了这么久,已经成功的把丛伟描绘一个“匠人”。在这个社会中,你说一个人是匠人,等于在骂人,说你没有才艺只有手艺。而我显然不是要表达这层意思。几天前丛伟发来这次展览的图片,全是新的作品,有件首尾相接,循环而生劳动工具构成的装置我特别喜欢。于是展览名字便叫:“循环劳作”,这个标题既是对丛伟工业城市身份的一种认同,也是对丛伟作品中表现出“匠人”精神的一种诠释。
▼丛伟出生在锦州,是东北最靠南的一个工业城市。在这座城市中,钢铁之间的撞击构成了生活中最普遍的声音。丛伟在本科期间便有一系列描绘大工厂的油画作品和一系列围满小人,抹去面孔的综合绘画作品来回应。 这次展览亦是这种工业身份的一种延续。说到“匠人”精神,我认为这是一个小聪明泛滥时代中最缺失的艺术品质。大家对“手艺”与“观念”孰优孰劣争论不休,却很少从自身出发去切实与面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丛伟十年了,我从来没见过丛伟放弃手艺去做任何作品,哪怕他北京或者其他地方的朋友们早已比他显得更前卫与无法被理解。
▼循环劳作既是本次展览的应题之名,也是丛伟创作的真实写照。“匠人”拥有着手艺,解决着手中的问题,思考现实问题,丛伟便是这样坚持的。而抛弃了手艺的一切观念也只能被看座空中楼阁般的假把式。
文:林书传
开放时间 OPEANING HOURS 周二 ~ 周日(周一公休) 10:00 am ~ 6:00 pm
Copyright © 2022 WESHINE Art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