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9 蛙儿丨吃饭写信 看展旅行
来源: | 作者:徐雪晴 | 发布时间: 2018-04-09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的雕塑艺术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到秦代的兵马俑,再到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无不立足于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东方属性,追求艺术审美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此次在问象艺术空间举办的个展,刘超展出的他的一系列代表作品——蕴藏了他数十年从艺生活的回顾总结,包括以“生态动物”为主题的“青蛙”“兔子”“猫头鹰”系列;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豆芽”系列;以及“人文形象”为主题的“男孩”“女孩”肖像系列等。

蛙,又作蟾蜍,寓意吉祥,中国古代崇拜的图腾之一。蛙同娲,亦被看作是女娲的象征。青蛙是一种一产多子的生物,且具有冬眠的特质;古代先民以蛙奉为神灵,一是倾慕其旺盛的生育能力,二是崇拜其“死”而复生的生命神力。考古发掘出的上古器皿中,蕴含着丰富的蛙纹样饰。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反映了60年代以来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其跻身世界文学行列。毛泽东也曾于少年时代创作《咏蛙》一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以蛙自比,托物言志,展现其远大抱负与雄伟胸襟。

在刘超的此次“自由落体”的个展中,他运用艺术化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众多形态的青蛙形象,处于不同环境中时自由独立的个体,尽显生命的张力与深度,隐喻作者对于自然生态的探索与敬畏之情。近日一款佛系养成类游戏《旅行青蛙》在朋友圈爆火,有兴趣的朋友别错过此次精彩纷呈的展览哦。

阴阳五行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经通义》著:“月中有兔与蟾蜍,并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阴,阴系于阳也。”即蟾蜍为阴中之阳。据阴阳学说,影响天地变化最大的是日和月——阳和德行同属,阴与兵刑同属;亦与人世社会间的管治关系密切。

“豆芽”系列为刘超早期代表作品。艺术家运用了温润的颜色、流畅的线条进行绘制打磨。“玉,石之美兼五德也。”中国作为主产地,且有较多以“豆芽”为形象的玉器。寓意生机勃勃,种子发芽可顶开岩石,尚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之意。

男主阳,女主阴。艺术家多视角的选取了正、侧等不同神情形态,创作了男孩、女孩的肖像及胸像等。“九”于古代被视作最大数。在中国漫长的千年历史中,客家有“崇九”习俗,皇家文化中也极力推崇“九”一极数。九有至尊完美之含,更有轮回苍穹之意。朵云纹,于隋唐时期盛行,于汉代时期运用面最广、形态最丰富生动,是古代寓意吉祥的图案,象征高升如意。

刘超把种种元素相结合,进行再创作,构建了一个充满东方古典韵味的展览。透过作品,折射出他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尊重与致敬、传承与演绎的情愫。这些雕塑内蕴丰富,不仅包含着对东方古典精神的致敬,更因其强烈的主观意念色彩和深沉的人文情怀,令观者感受到一种触类旁通的情感共鸣。